薰衣草又名香水植物,靈香草,香草,黃香草,拉文德。屬雙子葉植物綱、唇形科、薰衣草屬的一種小灌木。莖直立,被星狀絨毛,老枝灰褐色,具條狀剝落的皮層。葉條形或披針狀條形,被或疏或密的灰色星狀絨毛,干時灰白色或橄欖綠色,全緣而外卷。輪傘花序在枝頂聚集成間斷或近連續的穗狀花序;苞片菱狀卵形,小苞不明顯;花萼卵狀筒形或近筒狀;花冠長約為曹的二倍,筒直伸,在喉部內被腺狀毛。小堅果橢圓形,光滑。
薰衣草的功效
是可以鎮靜催眠,可以抗菌消炎,還可以解痙鎮痛。臨床上可以通過薰衣草來輔助治療一些相關疾病,針對于細菌感染所造成的炎癥反應,可以很好的調治。薰衣草含有很多天然的抗菌消炎成分,對于改善人體被細菌、真菌、病毒等病原體入侵,具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意義,非常適合配合抗生素進行治療。薰衣草還有鎮靜安神的用,很適合現代人出現的焦慮,還有精神壓力過大出現的煩躁,可以通過薰衣草進行輔助治療,可以幫助患者快速的入眠,對于治療神經衰弱也有一定的療效。薰衣草還具有抗氧化的作用,可以延緩衰老、改善皮膚,具有抗衰老以及美容養顏等一系列的功效。
薰衣草的花語
薰衣草的花語是等待愛情。它在法國的分布最為廣泛,法國是一個非常浪漫的國家,薰衣草也被賦予了非常浪漫的花語。薰衣草在許多關于愛情的影視劇和小說中都有出現,許多場景就是以薰衣草為背景來烘托浪漫的氣氛,也象征了忠貞的愛情。
薰衣草的養殖方法:
1、澆水:薰衣草不喜歡根部常有水滯留。在一次澆透水后,應待土壤干燥時再給水,以表面培養介質干燥,內部濕潤為度,葉子輕微萎蔫為主、澆水要在早上,避開陽光 ,水不要濺在葉子及花上,否則易腐爛且滋生病蟲害。持續潮濕的環境會使根部沒有足 夠的空氣呼吸而生長不良,甚至突然全株死亡,栽培薰衣草失敗的原因常就在這里。上盆后澆一次透水,成活后澆水的原則是“見干見濕”。澆水時要注意,水不要直接澆到葉片上,也不要讓泥土濺到枝葉上,以免產生病害。
2、陽光:薰衣草是全日照植物,需要充足的陽光及適濕的環境,能夠給予全日照的環境較佳,半日照亦可生長,唯開花較稀少。過分遮光會造成徒長,同時易感病,但酷暑的時候最好能做一些遮陰的處理,避免烈日直射。夏季應至少遮去50%的陽 光,并增加通風以降低環境溫度,如此雖生長衰弱,但不至死亡。冬季薰衣草在地即可生長良好,應 在全日照下栽培。
3、溫度:薰衣草為半耐熱性,好涼爽,喜冬暖夏涼,生長適溫為15~25℃,在5~30℃均可生長,長期高于38~40℃頂部莖葉枯黃。限制溫度:35℃以上,長期高于38~40℃頂部莖葉枯黃。北方冬季長期在0℃以下即開始休眠,休眠時成苗可耐-20~-25℃的低溫。
4、施肥:薰衣草不宜施肥過多,否則香味會變淡。施肥可將骨粉放在盆土內當做基肥(每三個月用一次),小苗可施用花寶 二號(20--20--20),成株后再施用磷肥較高的肥料如花寶三號(20-30-20)。施淡肥
5、修剪:開完花后必須進行修剪,可將植株修剪為原來的2/3,株型會較結實,并有利于生長。開花后,在花下第一個節處剪去,并順便將植株修剪成半球形。平時,隨時剪去干枯的枝條。為了控制植株高度或得到更好的株型,在夏末秋初適當重剪,促發新枝。當苗子過密時可適當間苗,待苗高10CM左右時,可移栽。其生長迅,每年需換盆一次。
6、病害:一年生的播種苗或扦插苗受害時首先出現植物萎蔫、失水、葉色暗淡,葉片枝條頂部向下彎曲下垂,在現蕾期表現最明顯。輕者夜間可以復原,重者兩三天就死亡,根部腐爛,莖部導管變褐呈現光澤。三年生以上的苗子除與苗期病態表現一樣外,萎蔫癥狀出現在植株的中心或邊緣,逐漸向內向外發展,枝條萎蔫枯死,后全株死亡,為害程度隨株齡、品種而異。一般從5月份開始,七八月份達到高峰。法國薰衣草發病重,前蘇聯的2-417品種發病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