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紫葉矮櫻和紫葉李的區別
1、外形區別
紫葉矮櫻屬小喬木或者落葉灌木,可長至2.5米左右,冠幅約1.5-2.8,米。幼時枝條為紫褐色,無毛,老的枝條有皮孔。而紫葉李最高可生長至8米,枝條為暗灰色,幼時的小枝為暗紅色。
2、葉片區別
紫葉矮櫻葉片為長橢圓形或者長卵形,長約4-8厘米,葉面顏色為紅色或者紫色,背面的顏色更紅,新的葉片頂端為鮮紫紅色。而紫葉李葉片為卵形、橢圓形或者倒卵形,很少為橢圓狀披針形,上面為深綠色,下面的顏色較淡。
3、花色區別
紫葉矮櫻的花顏色為淡粉紅色,花期在4-5月份。而紫葉李的花顏色為白色,花期在4月份。
二、紫葉矮櫻的扦插繁殖
1、扦插基質
紫葉矮櫻的扦插基質可以是蛭石粉與珍珠巖和泥炭土按照2:1:1的比例制作而成,應該注意的是,三者不是直接混合,而是先將泥炭土平鋪之后,將其余兩種按比例均勻混合后鋪在泥炭土的上面。另外,對扦插基質的要求是疏松透氣,適合植物的生長。
2、插條
用來扦插的枝條是從紫葉矮櫻的健壯母枝上剪下來的10到12厘米之間的枝條,每個枝條上保證有四五個芽節。
3、插條的保存
插條剪下來之后要放在陰涼潮濕的地方保存好,或者用濕潤的東西包起來后保存起來,盡量避免水分的流失,以提高成活率。
4、插條的處理
在插條上端距離芽節有2厘米處緊貼芽背剪出來一個45°斜切口,然后用萘乙酸溶液或生根粉溶液浸泡插條一段時間,以30到60分鐘為宜。
5、進行扦插
插深要大于插條長度的三分之一且小于二分之一,間距一般是2.5厘米到3.5厘米之間,扦插過后要將扦插基質澆透水。
三、紫葉矮櫻的養殖方法
1、光照
紫葉矮櫻喜歡陽光照射,如果陽光光線不足的話,紫葉矮櫻的葉子就會變的偏綠色,因此想要讓紫葉矮櫻葉片紫紅鮮亮,還是要在光線充足的地方種植。
2、土壤
紫葉矮櫻對土壤的要求不高,偏酸偏堿的土壤都能生長,但在肥性豐厚、排水性好的中性和微酸性土中生長最佳。
3、澆水
紫葉矮櫻能耐干旱,在春季初始和秋末季節要澆足澆透返青水和封凍水,平時的養護過程中,只要不是特別干旱,基本上不用特意澆水。
當年新栽植的紫葉矮櫻葉片長出后,如果風大空氣干燥,可以每天早晚向葉片噴灑水霧,以幫助葉片直接吸收水分,提高成活機率。
夏季雨水偏多,要注意及時排出樹坑或盆里的積水,以避免傷及樹根,影響生長。
4、施肥
紫葉矮櫻生長過程中是需要肥料提供養份的,栽種樹苗時要施基肥,生長過程中也要適當追肥。在春、夏初要分別追加一次氮鉀磷復合肥,秋末的時候追加一次牲畜糞或者渣肥。如果樹苗長勢不旺,可以每十天半月左右在早晚溫度合適的時候向葉面噴灑液肥。
5、修剪。
紫葉矮櫻生長能力強,枝葉長勢繁茂,為了美觀,需要進行修剪整形。一般是在春末或者是初秋季節進行,修剪高度保持在半米到一米之間,修剪時注意去掉細弱或者交叉緊密的的枝條,這樣一是可以整形美觀,二是可以改善通風透光,保證健康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