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絲柳別名金絲垂柳(《中國在線植物志》)。金絲柳樹形優美,抗病蟲能力強。株高7.5米,樹干和枝條曲折盤旋,葉片狹窄,長10厘米,淺綠色龍爪柳枝條冬季外觀迷人。用途廣泛-該樹種是用于工業原料林、大徑材栽培、行道樹、四旁植樹、園林綠化、農田防護林的理想樹種。

形態特征:金絲垂柳為落葉喬木,葉披針形,枝條下垂,黃色,樹姿優美,枝條顏色鮮艷(小枝生長季節呈黃綠色,休眠季節呈金黃色)、抗病性強、且全部為雄株,春季不飛絮,無環境污染。

發芽早,落葉遲,年生長期長;耐水性強,短期水淹沒頂不致死亡;喜光,不耐蔭;較耐寒,喜溫暖濕潤氣候和濕潤、深厚的土壤,但對土壤適應性較強,耐水濕,在河邊生長尤好;

在土層深厚、地勢高燥的地區也能正常生長,萌芽力強,生長迅速。金絲垂柳可作冬季觀枝干樹種,為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,適應性強,適植于河岸、湖邊、池畔,是重要的庭院觀賞樹種,也可作行道樹和湖泊固堤樹種。

金絲柳樹形優美,抗病蟲能力強。株高7.5米,樹干和枝條曲折盤旋,葉片狹窄,長10厘米,淺綠色龍爪柳枝條冬季外觀迷人。紙漿性能優良,優于楊樹、桉樹等其他速生樹種。

生長習性:金絲柳喜光,耐寒,濕地、旱地皆能生長,以濕潤而排水量好土壤上生長最好。金絲柳原產東北、華北、西北。浙江,江蘇,山東,湖南,河南等地均有栽培。

金絲柳的栽培技術

繁育方法:金絲柳是速生樹種,楊柳科。該樹種根系發達、枝葉繁茂、樹型優美、喜光、發芽早、落葉遲、生長快、材質好、適應性廣、抗逆性強、抗寒、耐高溫、在極端氣溫零下40度和零上45度地帶可正常生長,抗旱、耐水濕、短期水淹沒頂不至死亡。

根據它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征,宜栽在低洼濕地、水庫、池塘周圍,江河、溝渠及街道兩旁和公共綠地、庭院之中。是防風固沙、水土保持的首選樹種,也是治理長江、黃河及防沙塵暴的好樹種。(適合在山西種植)金絲柳的種植和養護技術如下:

2月下旬至3月上旬扦插,宜早不宜遲。取生長健壯的1年生苗,用利刀截成10~12厘米長的插條,分級捆綁,50支一捆,排放假植在陰涼的地方,以防插條失水,影響成活率。按30× 50厘米的株行距扦插,每畝約4500株。開好溝系,以便抗旱排澇。

灌水壓實:插條萌芽前灌一次大水,然后用腳把插條周圍的土踩實,這樣有利于萌芽,提高成活率。抗旱排澇:4~5月份苗木生長旺季,適當灌水。梅雨季節排澇降漬,防止漚根。

抹芽整枝:萌芽后,待芽長至10~15厘米時,選留1個健壯的枝條培育為主干,其余的全部抹掉。以后定期抹芽。及時剪除側枝,以減少養分消耗,加快主干形成。

施肥壅根:4月中旬,插條幼根形成后追施一次肥料,每畝用尿素10公斤趁陰雨天撒施。 結合施肥除草,培土壅根。以后每40天施一次尿素或復合肥,生長前期以氮肥為主,后期以磷鉀肥為主。

育苗技術

插條采集與處理:插條采集要選擇木質化程度好、無病蟲害的優質壯條,一般應用1年生扦插苗干為宜。生長健壯、發育較好的側壯枝或幼樹上的壯條也可采用,粗度以0.8-1.5cm為宜。

秋季落葉后(大約在11月中下旬)采取1年生扦插苗,苗干可整株假植于寬90cm深60cm的假植溝中,來年春季挖出剪成10-15cm的插條,每根最少保證有3個芽,頂端第一芽距剪切處1cm進行扦插;或將苗干直接剪成10-15cm的插條,30根或50根一捆進行沙藏。

沙藏溝深80-100cm,寬100cm,溝底鋪10cm河沙,將成捆的插條頭向上豎立排放于溝中。一層插條一層沙子,沙子含水量60%。溝上覆蓋草簾防寒。第2年春季取出扦插。春季采集木質化程度較好、較充實的側枝剪成10-15cm長的插條,在水中泡1-2天,扦插于育苗地或營養缽中,放于大棚內育苗,等生好根后再移栽大田。

作畦扦插:育苗地應選擇地勢平坦、排灌方便、日照充足、土層深厚肥沃、疏松的沙土或壤土。pH值在6.5-7.5之間,含鹽量不高于0.2%的偏堿或偏酸土壤均可,但忌重鹽堿、薄土層和沾重土壤。每畝施有機肥3立方米復合肥40-50kg,并施入1.6kg的鋅硫磷1-1.5kg,以防地下害蟲。

深耕20cm-30cm,細耙整平稍加鎮壓后作畦開溝,溝深10-15cm,以抗旱防澇。作成2m寬的畦,畦面一定要整平,否則高處苗木吸水不足影響成活率。有條件的將剪好的插條在水中泡1-2天,按株行距35cm×60cm進行扦插,每畝插條3500-4000根最適宜。

這一扦插密度可充分發揮最佳的經濟效益,保證苗木數量和質量。如耕地較硬可用木棍或叉子開縫然后扦插。扦插時梢在上,順畦微斜插入土中,插條入土以第一芽似露不露為準,注意不要將插條上下顛倒。

扦插后每根插條都要澆到水,用腳將插條周圍的土踩實,以促進插條生根發芽提高成苗率。春插一般在3-4月芽萌發前進行。秋季扦插后覆土6-10cm,以保證插條安全越冬,翌春發芽前將覆土刨開。

插后管理

插后水分管理:金絲柳樹性喜濕潤,要培育壯苗一定要保證水分供應。從扦插到生根最關鍵的管理是澆水,使插條有充足的水分吸收,具體做法是:插后馬上澆透水,7天后澆第2次水,10天后澆第3次水,以后視土壤墑情及時澆水。

特別是在金絲柳樹生根期(3-4月)及生長旺盛期(6-8月)要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為70%-80%,灌水及雨后要及時松土除草,防止土壤板結,以利于插條的生根和萌條。為防止日光直射苗床上部要搭遮陰網及時噴水。

每天從早7時至晚7時噴水要做到少量多次,葉面沒有水滴時即噴。遇刮風天水分蒸發快還要加噴幾次。這樣大約1月左右即可生好根,此時要逐漸減少噴水次數,1周后撤去遮陰網進行煉苗。半個月左右便可栽往大田。

插后施肥:扦插前結合整地施足基肥以后,在苗木生長的不同階段結合澆水刨埯施化肥。一般在6月上旬第1次施肥,以每畝10kg為宜,7月上旬第2次施肥,每畝15kg,8月上旬第3次施肥,每畝施肥15kg。

苗木生長前期以施氮肥尿素為主,后期施適量磷、鉀肥以促進苗木木質化形成。苗高1m時可葉面噴肥,噴肥量每15kg水對0.1kg尿素,每隔15天葉面噴肥1次,連續噴2-3次,8月下旬以后停止施肥,促進枝條木質化防止冬季受凍害。

打杈:在新梢長到20-30cm時進行初次打杈,剪去多余的萌條。為防止機械損傷或蟲咬造成廢苗,多留些葉子進行光合作用,制造養分促進根系的發育,不要一開始就只留一根枝條。

苗高80-100cm時進行第2次打杈,注意只剪去干高1/3以下的側枝,對影響主干生長的杈頭要剪掉,過粗的側枝要短截。苗高1.5m時進行第3次打杈注意事項同第2次打杈。

中耕鋤草:注意及時中耕鋤草,特別在苗高50cm之前幼苗生長期間及時鋤地松土保墑,將鋤掉的草清理出苗地防止沾土復生。

種植要領:金絲垂柳是一個新型環保樹種,具有不飛毛、年生長量大、育苗周期短、主干無疤結等特性。秋天,新梢、主干逐漸變黃,冬季通體金黃色。它根系發達,抗寒、抗旱、耐鹽堿。

抗病能力強,發芽快。扦插繁殖,當年可長至3—4米高,直徑達2.5—3厘米,是普通柳樹的3倍多。如采用秋插(11月上旬),成活率可達99%,春插成活率較低,造林季節也以秋栽為最佳。 

育苗扦插前,土壤旋耕打碎,整地作平畦,以利灌溉。根據土壤肥力,施用適量底肥,如腐熟的畜禽糞等,糞與土耙勻。插穗截成長13—14厘米,株行距0.25*0.65米,畝栽3110株,扦插后澆透水,澆水后的土地應高于插穗頂端0.5厘米。 

扦插后需加強管理。土壤封凍后,用地表素土將土縫彌合。早春土壤解凍時,澆解凍水。萌芽后,在長到10厘米時抹芽,選1個壯芽定苗。新梢長至30厘米左右時,畝追施尿素20—30公斤。長至100厘米時,畝施尿素30-50公斤,可摻些速效磷肥;

以后根據生長情況,追施速效肥數次。全年分3-4次去除副梢:在長到80厘米時,疏除20-30厘米的副梢;長到150-160厘米時疏除50—60厘米的副梢;長到240-270厘米時疏除120-140厘米副梢;

長到350—400厘米時疏除200—250厘米副梢。副梢用剪子從基部剪除,這樣有利樹體通直生長。定苗后及時防治蚜蟲,可選用3000倍吡蟲啉;6月底注意防棉鈴蟲,可用氯氰菊酯1500倍,同時加入2000倍掃螨凈兼防螨類。